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商店介紹



【青青餐廳的誕生】


約民國四十五年,十幾歲彰化鹿港年輕小子(公名:施性賢)騎著三輪車北上謀生奮鬥,遇上電影情節般那被夕陽西潵上少女紅暈的西寧南路時髦女子。


那些年的阿公牽著不顧家人反對阿嬤的手誕下施家三兄弟。(應該不是牽手那麼簡單?)


背著一家五口的擔子,從小就非常勤勞的嬤,就算不用做家事,但還是什麼都做,於是就開始把當年家廚古早味一一搬出來。


兩老白手起家從三重推著攤車賣潤餅捲、南京西路賣定食便當、古早味挫冰、當歸鴨麵線,到後來開了間小館子 -「玉屋」(嬤名:施胡玉霞)阿公眼神堅定著說:「這附近人家有賣的,我們就不要賣!千萬不要跟別人搶生意,跟別人作對就是跟自己作對,多一個朋友就少一個敵人,大家和氣生財。」


在那之後有了點小錢投資生意,但不料慘敗收場。為了養家糊口,離開了三重到姑丈紡織工廠謀生,阿公做工、阿嬤煮飯給工廠員工大小吃。此時突然想到這兒工廠老闆們要應酬時,卻在土城找不到餐廳,若要到台北,也要花上一個半小時!於是阿公看準了工廠多,沒什麼餐廳,大家不知要去哪吃飯,靈機一動就決定這落地生根。


當年土城人口只有兩萬多人 ,中央路還只是條偏僻石子路,聽說那時在路中間打一小時羽毛球都根本不會有車。大家都匪夷所思不懂為什麼要開在這。即使後來擴張了兩三次店面,兩老都堅持深根土城,那充滿感恩的眼神說:「我們從什麼都沒有,真的是感謝土城鄉親一直以來的支持,沒有他們沒有今天的我們。」


「青青餐廳」台語發音似吭吭鏗鏗,有熱鬧意味著生意興隆。加上「青」字長青,代表著延續、長遠,接著此字八比劃,也意味著八八,國語音發發有著濃濃財源滾滾滾之意。


創立於西元1977年至今,第一家僅十一張桌子的青青海鮮餐廳,從阿嬤掌廚打理三人廚房,剛開始生意寥寥無幾。那年代根本不懂行銷,只有等著客人上門。


漸漸的有人客開始口耳相傳阿嬤的好手藝,慢慢地建立起在當地口碑。


「當天市場有什麼菜,就炒什麼菜,也根本沒有食物剩存問題,因為每天都只有賣光光呀!」喜歡親自挑選「尚青」的菜阿嬤回憶著說。天哪!這根本就是無菜單料理!


座無虛席、沒日沒夜,鍋碗瓢盆根本來不及洗! 「齁!你們都不知道,幾乎是每天都蹲在後場和一家子洗碗洗到天亮!」阿嬤回憶的說。


故事到這從小耳濡目染的阿發師接著說:「我人生廚房第一位老師就是妳阿嬤!」


很單純、很幸福,為了養家活口,把愛、把喜歡吃的家常菜分享出去。


那個年代,吃的是艱辛生活裡的甘甜,吃的是一份人情味!


那純樸實在的味道,還記得嗎?




哩呷飽未?




(第一代口述,第三代代筆)